Featured image of post 中国历史知识

中国历史知识

各个朝代皇帝在位时间简要列表

元朝

  1. 忽必烈(元世祖,至元帝)
    在位时间:1271年–1294年
    备注:成吉思汗之孙,1271年正式建立元朝,迁都大都(今北京),在位23年,统一全国,奠定元朝统治基础。

  2. 铁穆耳(元成宗,至大帝)
    在位时间:1294年–1307年
    备注:忽必烈之孙,在位13年,统治较为稳定,注重汉化政策,但后期朝政渐乱。

  3. 海山(元武宗,至大帝)
    在位时间:1307年–1311年
    备注:铁穆耳侄子,在位4年,崇尚武功,财政支出过度,导致国库空虚。

  4. 爱育黎拔力八达(元仁宗,至治帝)
    在位时间:1311年–1320年
    备注:海山之弟,在位9年,恢复科举制度,推行汉化改革,政治相对清明。

  5. 硕德八剌(元英宗,至治帝)
    在位时间:1320年–1323年
    备注:元仁宗之子,在位3年,继续汉化政策,因改革触动蒙古贵族利益,被弑杀。

  6. 也孙铁木儿(元泰定帝)
    在位时间:1323年–1328年
    备注:元成宗之孙,在位5年,统治平稳,但无显著政绩。

  7. 阿速吉八(元天顺帝)
    在位时间:1328年
    备注:也孙铁木儿之子,在位仅1个月,幼年即位,旋即被废,史称“天顺帝”,在位时间极短。

  8. 图帖睦尔(元文宗,天历帝)
    在位时间:1328年–1329年(第一次),1329年–1332年(第二次)
    备注:海山之子,在位共约4年,政治动荡,依赖权臣,编修《经世大典》。

  9. 和世㻋(元明宗)
    在位时间:1329年
    备注:海山长子,在位数月,被弟弟图帖睦尔毒杀,实际统治时间极短。

  10. 懿璘质班(元宁宗)
    在位时间:1332年
    备注:元明宗之子,在位仅43天,7岁即位,因病早逝。

  11. 妥懽帖睦尔(元顺帝,至正帝)
    在位时间:1333年–1368年
    备注:元明宗之子,在位35年,元朝末代皇帝,面对红巾军起义及内乱,1368年逃离大都,元朝灭亡。


说明

  • 元朝自1271年忽必烈建立国号“元”算起,至1368年元顺帝北逃结束,实际统治中原约97年。
  • 蒙古帝国早期(1206年–1260年)成吉思汗、窝阔台、贵由、蒙哥等为大汗,未正式称帝,故不列入元朝皇帝序列。
  • 元朝皇帝多使用蒙古名字,汉式庙号和谥号为后世追封或习惯称呼。
  • 1368年后,元顺帝及其后裔在蒙古地区继续以“北元”名义存续(1368年–1388年),但因失去中原统治权,通常不计入元朝正统序列。

明朝

以下是明朝(1368年–1644年)历代皇帝及其在位时间的简要列表,时间以公元年份表示,包含所有正式即位的皇帝(不包括追封的皇帝或短暂称帝的非正统人物)。明朝共16位皇帝,统治时间跨度约276年。

  1. 朱元璋(明太祖,洪武帝)
    在位时间:1368年–1398年
    备注:明朝开国皇帝,出身贫寒,通过起义推翻元朝,建立明朝,统治30年,奠定了明朝制度基础。

  2. 朱允炆(明惠帝,建文帝)
    在位时间:1398年–1402年
    备注:朱元璋之孙,推行削藩政策,引发靖难之役,被叔父朱棣夺位,在位4年。

  3. 朱棣(明成祖,永乐帝)
    在位时间:1402年–1424年
    备注:通过靖难之役夺位,迁都北京,派遣郑和下西洋,在位22年,巩固了明朝统治。

  4. 朱高炽(明仁宗,洪熙帝)
    在位时间:1424年–1425年
    备注:朱棣长子,在位仅1年,宽厚仁政,但因病早逝。

  5. 朱瞻基(明宣宗,宣德帝)
    在位时间:1425年–1435年
    备注:朱高炽之子,在位10年,统治时期经济繁荣,郑和最后几次航海发生在其任内。

  6. 朱祁镇(明英宗,正统帝/天顺帝)
    在位时间:1435年–1449年(第一次),1457年–1464年(第二次)
    备注:在位期间发生土木堡之变,被瓦剌俘虏,后被弟弟朱祁钰取代;1457年复辟,第二次在位,共计22年。

  7. 朱祁钰(明代宗,景泰帝)
    在位时间:1449年–1457年
    备注:朱祁镇被俘后即位,成功抵御瓦剌入侵,但在位8年后被朱祁镇复辟夺位。

  8. 朱见深(明宪宗,成化帝)
    在位时间:1464年–1487年
    备注:朱祁镇之子,在位23年,统治相对稳定,但后期宠信宦官。

  9. 朱祐樘(明孝宗,弘治帝)
    在位时间:1487年–1505年
    备注:朱见深之子,在位18年,以仁政著称,励精图治,史称“弘治中兴”。

  10. 朱厚照(明武宗,正德帝)
    在位时间:1505年–1521年
    备注:朱祐樘之子,在位16年,喜好武事,荒于政事,导致朝政混乱。

  11. 朱厚熜(明世宗,嘉靖帝)
    在位时间:1521年–1567年
    备注:朱厚照堂弟,在位45年,长期崇信道教,疏于朝政,但前期有“嘉靖中兴”。

  12. 朱载垕(明穆宗,隆庆帝)
    在位时间:1567年–1572年
    备注:朱厚熜之子,在位6年,较为宽松的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。

  13. 朱翊钧(明神宗,万历帝)
    在位时间:1572年–1620年
    备注:朱载垕之子,在位48年,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,前期有张居正辅政,后期怠政,导致朝政衰退。

  14. 朱常洛(明光宗,泰昌帝)
    在位时间:1620年
    备注:在位仅1个月,因病去世,引发“红丸案”争议。

  15. 朱由校(明熹宗,天启帝)
    在位时间:1620年–1627年
    备注:朱常洛之子,在位7年,重用宦官魏忠贤,导致朝政腐败。

  16. 朱由检(明思宗,崇祯帝)
    在位时间:1627年–1644年
    备注:朱由校之弟,在位17年,勤政但面对内忧外患(农民起义、满清入侵),最终明朝灭亡,崇祯帝自缢。

说明

  • 以上时间以公历公元纪年为准,部分皇帝在位时间可能因具体月份略有调整。
  • 明朝灭亡后,南明政权(1644年–1662年)还有几位皇帝(如福王朱由崧、唐王朱聿键等),但因其统治范围有限,通常不列入明朝正统皇帝序列。

清朝

以下是清朝(1644年–1912年)历代皇帝及其在位时间的简要列表,时间以公元年份表示,包含所有正式即位的皇帝,共12位皇帝,统治时间跨度约268年。清朝包括入关前的努尔哈赤、皇太极,以及入关后的10位皇帝,直至宣统帝退位。

  1. 努尔哈赤(清太祖,天命帝)
    在位时间:1616年–1626年
    备注:后金(清朝前身)建立者,奠定了满洲八旗制度,在位10年,未入关。

  2. 皇太极(清太宗,天聪帝/崇德帝)
    在位时间:1626年–1643年
    备注:努尔哈赤第八子,改国号为“大清”,加强中央集权,在位17年,为入关奠定基础。

  3. 福临(清世祖,顺治帝)
    在位时间:1644年–1661年
    备注:皇太极第九子,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,在位18年,幼年由多尔衮摄政,巩固了清初统治。

  4. 玄烨(清圣祖,康熙帝)
    在位时间:1661年–1722年
    备注:顺治帝第三子,在位61年,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,平定三藩、收复台湾,奠定清朝盛世。

  5. 胤禛(清世宗,雍正帝)
    在位时间:1722年–1735年
    备注:康熙帝第四子,在位13年,推行摊丁入亩、秘密建储等改革,加强皇权。

  6. 弘历(清高宗,乾隆帝)
    在位时间:1735年–1796年
    备注:雍正帝第四子,在位60年(1796年后为太上皇,但仍掌握实权,1799年卒,是中国最长寿也是掌握权力最长时间的皇帝),清朝极盛时期,但晚年闭关锁国,埋下衰退隐患。

  7. 颙琰(清仁宗,嘉庆帝)
    在位时间:1796年–1820年
    备注:乾隆帝第十五子,在位25年,平定白莲教起义,但国力开始衰退。

  8. 旻宁(清宣宗,道光帝)
    在位时间:1820年–1850年
    备注:嘉庆帝第二子,在位30年,面临鸦片战争,清朝由盛转衰。

  9. 奕詝(清文宗,咸丰帝)
    在位时间:1850年–1861年
    备注:道光帝第四子,在位11年,面对太平天国起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,国势危急。

  10. 载淳(清穆宗,同治帝)
    在位时间:1861年–1875年
    备注:咸丰帝独子,在位13年,幼年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,洋务运动兴起。

  11. 载湉(清德宗,光绪帝)
    在位时间:1875年–1908年
    备注:同治帝堂弟,在位34年,幼年由慈禧太后掌控,戊戌变法失败,晚年被软禁。

  12. 溥仪(清逊帝,宣统帝)
    在位时间:1908年–1912年
    备注:光绪帝侄子,在位3年,幼年即位,1912年清朝灭亡,后为伪满洲国“皇帝”。

说明

  • 清朝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,1616年为清朝纪元起点,但正式入关并统一全国始于1644年。
  • 宣统帝退位后,清朝正式结束,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。
使用 Hugo 构建
主题 StackJimmy 设计